|
日前,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而表示不愿生育下一代的帖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各大网络论坛。比如《我不想给月薪2500元的穷老公生孩子》、《已经生了“穷三代”的“穷二代”,你们对得起你们的孩子吗?》等等。他们的态度在生活条件相似的年轻人中间引起了共鸣,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事件背景
“穷二代”背负了物质和精神方面双重压力
要讨论“穷二代不愿生穷三代”的话题,首先要搞清楚“穷二代”的概念。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第一代富人,那一代富人虽然有了钱,但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他们的孩子从父辈手里接过“财富衣钵”之后,变成了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富二代”。“穷二代”是相对于“富二代”的叫法,是指在中国改革开放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社会分层,在改革开放中的普通工人、农民以及未能享受政策带来财富的人依然贫穷,将这类人称之为“穷一代”,而他们的子女由于基础环境差,同时得到教育少仍然未能摆脱贫穷,称之为“穷二代”。
不久之前,与“富二代”概念相对的博文《“贫二代”(穷二代)的标准》在网上一经发布,就受到网友关注。包括“别人说:家里钱不是问题;你说:问题是家里没钱;寒暑假,经常需要到田里收庄稼或在城里打工挣学费;有当城管的冲动,好罩着天天被驱逐的父母;经常有扼住命运喉咙的冲动,但每次喉咙都被命运扼住;如果读过《红楼梦》,最受触动的应该是晴雯的判词: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等18条标准。该博文作者石述思是北京某媒体工作者。石述思对穷二代的定义是:那些在改革开放中没有致富的产业工人或者农民,他们的子女如今有很多仍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广泛地存在于城市和农村之中,被称为是“穷二代”。“富二代”和“穷二代”的称谓只不过是富有和贫穷被世袭的代名词。伴随着民间财富的高速增长,“穷二代”背负了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太多压力,即便辛苦读到大学毕业,在就业、创业时也会有很多有形和无形的困难,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生存压力之下,有多少钱才敢生孩子?
一家机构的调查发现,尽管绝大多数年轻人有生育计划,但经济基础和住房也是他们非常看重的生育前提。年轻夫妇月均收入达到多少才敢生育子女?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受访者的心理底线是8078元;武汉、哈尔滨、太原、西安和昆明等省会城市受访者的心理底线是5169元;县城地区则是4454元。调查表明,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现实因素的制约。未生育受访者的计划生育年龄,明显晚于预期中最佳生育年龄,为27.4岁,大概晚了2.1年。而这种情况在城市比较明显。
年轻人中比较流行又备受争议的想法是,已是“房奴”加“车奴”,如果生了孩子,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就成了“孩奴”,“岂不一辈子活在‘奴隶社会’?”从“房奴”、“车奴”、“孩奴”的热词相继获得年轻人的共鸣来看,或许有人会说,“不愿生育‘穷三代’”暴露出一些年轻人抗压心理太差,对生活和社会的预期过于悲观,但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新追求已经与父辈不同。
“穷二代”拒生“穷三代”的观点一出,立即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并迅速分裂为两大阵营。支持者认为,与其继续“传穷接代”,还不如别让孩子出来受这个苦。有网友说,“养育孩子是一辈子的责任,若是没相应的经济能力,还是不要随便制造责任。”与此同时,反对者也不少。这部分网友表示,做父母的没有权力不让孩子出世,因为孩子毕竟是维系家庭幸福的纽带,也是社会的希望所在。国内某知名门户网站的一项投票调查,有45%的网络投票者表示,不生育“穷三代”的说法“没错,是生存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