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主管部门打击校外培训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很清楚,重点中学“超纲”录取的尺度没有改变。按照目前的逻辑推导,也许国务院还会出台有关规范录取标准的意见,禁止重点中学“超纲”录取。如果是那样的话,可能还会有新的、更大的问题产生……
2018年8月22日教育部官网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号称史上最严“禁补令”。
尽管如此,从即将过去的暑假报班情况看,家长朋友圈似乎对《意见》置若罔闻,而且大有“学费追涨”(培训机构以各种理由提高收费标准)之势,仍然积极“响应”校外培训。
一位亲戚曾对我说,他孩子四年级了,所在的重点小学班主任在家长会上暗示,想考人大附中这样的牛校,需要参加小升初的“点招”,就得提前多学数学、物理、化学,否则根本没戏!
不“超纲”行吗?中国500强中学哪个不是“掐尖儿”招生的!这叫“择优录取”。
什么叫“掐尖儿”?按照一般教案培养,学生之间拉不开档次,一大堆满分的学生,如何才能择优呢?
于是,只能用难题考核!拿几道数学奥赛、物理奥赛、化学奥赛的题检测一下,做对的就可能“优选”了。
不过要注意,人家重点中学才不会说用“超纲”题目择优录取呢?你也永远不知道要考什么。
前些年培训机构疯狂夸大“奥数”的作用,与重点学校心照不宣,成为后者择优录取的代言人。中国小升初其实也是信息不对称的典型案例,于是才有学区房、“奥数”、“占坑班”的“潜规则”。
公立重点中学要保证程序合规,所以不会搞什么培训班,否则就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了,特别是“禁补令”的今天,更不敢“顶风作案”。
于是“超纲”内容看似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外包”给培训机构,也就是说这都是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培训机构的供给,与学校无关。
根据《意见》中第六条《提高中小学育人能力》的规定,鼓励校内培训替代校外培训。不过,校内培训既然不能“超纲”,对学生和家长的现实意义似乎并不大。
如此一来,教育主管部门打击校外培训也就变成顺理成章的事。
但事实上,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很清楚,重点中学“超纲”录取的尺度没有改变。
按照目前的逻辑推导,也许国务院、教育部还会出台有关规范录取标准的意见,禁止重点中学“超纲”录取。
到那时候,重点中学恐怕将面临从客观考核向主观考核转移的局面。
也就是说,除笔试外,还会有面试等主观考核标准,有些像重点大学自主招生的录取标准。
主观因素多了,引发教育公平的讨论又将趋于白热化。
也许到那个时候,我的孩子能否考入人大附中这样的牛校,已经不再纠结于“超纲”、奥数,而是更匪夷所思、无从下手的其他考核标准了。
如果是那样的话,可能成本要远高于报班、补课。唉!非要往精英路线的独木桥上挤,有什么办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