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QQ:114297999 合作电话:4000288880
  • 盱眙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小城盱眙网与您携手共建和谐盱眙、美好盱眙!
查看: 15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教科研究院陈如平: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

[复制链接]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4 17:4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身处在学校的工作中,平时考虑问题都会站在学校整体这个大视角,但有时更要从细节处做文章,而这种“文章”我把它定义为“微创新”。
学校工作万变不离其宗,就拿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尽管有各种模式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但当我们认真地思考后会发现,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定律是不变的。
那么,如何面对目前的教育变革呢?要有一个总概念,就需要换个视角,转变一下态度。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微”时代,比如微创手术、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型课题等,这些“微”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思维和整个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的学校工作也应进入“微创新”时代。
坚守根本宗旨,不要把创新作为装饰
什么是创新?创新是“无中生有”,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寻求改变。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而且涉及教学态度、教学情感、课堂环境的控制与管理等。
如果教师能够意识到课堂里在发生什么,而且能够准确地监控他们自己以及学生的意图和行为的话,那么就对教学成功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找到微创新的切入口是关键。这需要我们睁大眼睛,开动脑筋想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办法,而这些问题都在讲一个“微”。这里我就“微”讲三个话题:
第一,“微”而不小,细小的问题不可忽略,它有可能决定着关键问题。
第二是“微”中见大,最小的问题要与整个学校其他方面工作建立关联。因此我们要有意识的甚至是要有一些办法来找我身边的“微”,把这种小、微做大。
第三是“微”中显妙,通过“微”来思考一下你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的态度甚至是教育的一些基本性语言,以这种方式找到一些载体,把“微”提升到一个相对的高度。
我们可以反问一下,学校的微创新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目的应该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要把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学校所有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点,坚决反对把创新作为装饰的做法。
我去参加中关村三小的教师发展论坛,讨论变革中的教与学。论坛上,有位美术老师做了一个简单的创新工作,一般学校在美术课上都是安排学生画画,但这个老师创新了一下,他用市场上非常便宜的茅根,让学生通过设计,创作出一个个精妙的作品,其实这就是课程的微创新。
所以,凡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东西,只要有助于教育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均可作为学校微创新的切入口和突破口。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微创新时要正视问题,掌握关键点,找准微创新的切入口或突破口。
我认为微创新要从人身上做文章,教师参与、家长参与、学生参与是未来学校建设的三大成员。
在此大前提上,学校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方案,鼓励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出名师名才,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创新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较有特色的办学风格。
课程创新:大课程观下要一事一物皆教育
首先我们要知道课程是什么?课程仅仅是我们将学科内容教给学生的行为和体系。所以我们这里要树立一种大课程观,要形成一个学校一事一物皆教育、时时处处有课程的理念。
语文、数学是课程,班级活动、学校的文化讲座等都属于课程,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把这些内容系统化,并用课程载体的形式把其呈现出来。
有些知识是安排在课标里面的,而更多的知识需要放在学校的整体计划里面。
有些问题通过学科课堂可解决,有些工作是通过社团、自主活动等小课题形式来实践,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在学校解决,但更多需要通过家庭教育来解决,而这些内容都应称之为课程。
总体来说,就是要推进五大课程的建设,其中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社团课程和环境课程。
从整体上看,学科课程是整个学校的基础,占课程结构和体系的一大部分。
此外,我们还应倡导用活动的形式来进行施教,也有很多课程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来实施,如建立社团、俱乐部等。
还有一些课程则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安排,这就是实践课程;另外就是潜移默化的隐形课程,如环境课程。
我举个北京二中的课程结构和课程设计的例子。
这个学校有个基本框架,学校将所有课程分成三大类:
第一,学科课程即显性课程,有必修和选修两种形式。
第二,活动课程,结合了高中的部分课程要求,分为专题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
第三类叫环境课程,也叫隐形课程,包括物质环境课程、人文环境课程、社会环境课程、人际环境课程和网络环境课程等,所有的课程都是围绕“空气养人”展开的。
他们用空气比喻学习氛围,学校的文化气息,并围绕这一理念设计了这三大类课程。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他们建构了一个阶梯式模块结构和深层次课程体系,共形成了五方面课程:必修课程、必选课程、普及性校本选修课程、社团类活动课程和动态生成课程。
每位老师都是课程创新的一份子,如果每个教师都会考虑我的课程到底要发展学生的什么?那么微创新的课题将会显得更有意义和价值,每位老师都可以通过创新或微创新的形式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在具体工作上,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这些需要通过平时一点一滴的细微创新工作来完成。比如学校要制定课程体系方案、要编制课程纲要、要拟定具体课程实施计划等。
例如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做了一个名为“义务教育领袖素质课程建设”的方案,他们从中挑了三部分内容编制了课程纲要,叫“成长资源”、“领导素养”和“北大文化”,每个系列中都有自己的课程方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开设对象、课时安排,甚至具体教学方案等,这个学校的课程纲要中就有很多创新的点。
精心设计课程就是有备课、有教学设计,至于怎么教要考虑学生的综合情况。而教师的态度决定能否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而我认为在教学的种种问题中,能够推动教学创新、教学有效性提升甚至是教学改进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做些文章,作为我们创新和微创新的切入点,例如“激情课堂”。什么是激情课堂?老师手舞足蹈的课堂就是激情课堂吗?并不是这样。
我曾做过一个小实验,给每位老师发一个小镜子,要求老师进课堂之前,对着镜子笑30秒,把面部肌肉彻底放松,将这个笑容保持到进教室上课,结果上课效果非常好。
打造创新体系,先从校长自主培养创新意识开始
学校微创新的宗旨是去繁化简。
微创新可以帮助学校改进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也可以提升我们整个教育的内涵,最终创建新的文化,微创新还可以推进学校的特色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整个身心发展。
通过微创新来深化教育的深层次意义,然后解读其中的一些内涵,可以将微创新的价值逐步放大。
想要打造微创新课程,校长、教师的教育思想就需要升华。那么如何提炼和升华校长、教师的教育思想呢?
这就要求校长要自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知道,中国多数企业的成败得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把手,很多学校其实也是如此,因为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校长具有创新精神后,还需要学校将创新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和任务,建立主事创新的机构;
学校要多与教育领域的专家合作,研究学校创新事宜;
帮助教职员工克服对创新的神秘、恐惧的心理障碍,引导大家积极创新。
微创新的整体原则,就是我们能否从整体上来考虑学校的体制建设,同时将学校的微创新纳入到整体的架构当中去。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概念叫“分布式管理”。
那么什么是分布式管理?
例如学校要有一个总的规划,每个部门、每个科组和每位具体老师都可以在总规划里选择一个内容作为场景,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学校形成一个育人的整体,那么这种整体就可以称之为“体系”。
所谓的教育体系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各个教育机构的一个整体、或者教育大系统中各个要素的有序组合。
对理念或教育理念的认识,我有三句话提醒大家: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和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教育要从“心”开始,走进学生心中是教育的重要途径和策略,“心育”非常重要。
三、教育是“润”的艺术,润物无声,教育要讲究艺术和技巧,需要施教者把握关键时机和随机事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0
沙发
发表于 2017-7-5 09:43:52 | 只看该作者
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46
板凳
发表于 2017-7-5 17:01:39 | 只看该作者
找准微创新的切入口或突破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