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很多市民都有出游计划。然而,随着旅游旺季到来的可能还有各种烦心事,市民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招”。我们对近一年来收到的旅游投诉进行了梳理,分为国内游和出境游两部分,并请业内专家进行了针对性的点评和提醒。
国内游
案例1:钱花了,景点却没去
去年国庆期间,姚女士花200元报了一个旅行团,从重庆到武隆仙女山,但是玩了一圈下来,她发现好多景点都没有去。导游告诉她,旅行社还没有把钱交到他手上,而旅行社也以各种理由推诿。
提醒:个别旅行社通过模糊化报景点,笼统地说“某某一线”,让消费者听上去感觉景点不少,价格也就随之增长。实际旅游中,很多景点只是在汽车上路过而已,根本没有让游客停留下来仔细游览。为此,消费者一定要将每一天游览的行程安排、景点停留的时间详细地与旅行社沟通,明确写在合同中。
案例2:“吃”是一件烦心事
今年7月,胡女士一行参团到九寨沟旅游,到若尔盖大草原游玩后,一行人开始吃晚饭。他们发现花菜里面有大量的霉菌,导致很多人吃了后发生呕吐、拉肚子的情况。但与老板交涉后,却一直得不到解决。
提醒:接到的国内旅游投诉中,与“吃”有关的投诉占到了21%。
因此,游客在签订旅游合同时,不仅要明确写清就餐的次数、用餐标准,还要相互约定,在餐饮质量不好的情况下,消费者有权当即终止旅行社或导游的餐饮安排,要求退还餐费,自行解决就餐。
案例3:几千元买的玉器不值钱
李先生和家人到重庆旅游,参加了一个一日游的团。第二天,导游接上他们一行4人开始了当天的行程。期间,他们和同车的游客被拉到一家卖玉石的店铺,李先生花5000元买了两套玉器,回到老家拿去鉴定,被告知不值钱。
提醒:在我们统计的数据中,出游中遇到的购物投诉占到了37%,这其中包括了强制购物、买到假货等。
业内人士提醒,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珠宝饰品要慎重,尽量到当地正规的商场及专营店购买。购买时要认清权威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并索取发票等凭证。如遇到超出合同约定范围的购物活动,有权拒绝参加,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向有关部门申诉或投诉。
出境游
案例1:拼团出游很糟心
今年7月,张先生在某旅游网站预定了当月29日从重庆到巴厘岛的行程,交清全部费用。出发前两天,告知会和另外几个旅行社的游客一起拼团出游。
虽然后来顺利出游,但在后面的行程中,没有随团全陪,只能听任地接社的安排,而且时常会遇到一些临时加上去的自费项目,令原本就“拥挤”的行程更加紧张,大大降低了旅游的服务和质量。
提醒:若想降低海外旅游的风险,当然是首选知名度高、声誉好、实力强的旅行社,能有效降低意外风险指数。
其次,游客在报团出境游时也应当事先做好功课,即使遇到散客拼团的状况,也有方法预先判断。在参团时,除了看行程外,还应当详细咨询旅行社在目的地的地接社、巴士公司等一系列信息,如果旅行社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或者闪烁其词,那么游客就应当引起注意。
案例2:导游推销自费项目
今年4月,何女士在南坪一家旅行社报了一个泰国游,结果到了泰国后,旅行社安排的导游多次与旅行团内的游客发生争执,并且辱骂游客,还多次推销自费项目。
提醒:在出境游中,关于导游的投诉有12%,被投诉的导游不是以购物为目的,就是存在随意谩骂游客的情况。
一些不法旅行社为了吸引顾客,在签约时,不会将隐形消费项目告诉消费者,等到出发后才慢慢“宰客”。这些项目通常收费高且没有太大意义。因此,签合同之前先确定好有无自费项目。正规的旅行社会在签订合约时,将团费和其他代收杂费详细列明,价格会比传单上的高200—300元左右。
案例3:退团只退签证费用
杨女士和老伴预定了新马泰的旅游行程,但签订合同后却发现行程安排不适合老年人,提出退团,但对方只退签证费。
提醒:选择出境游时,特别是老年人,首先要确定自己的情况是否适合出行。因为杨女士是由于自身原因提出退团的,旅游合同对违约责任约定得非常明确,消费者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所以,签订旅游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