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如果平时有什么不满足他们,就会立马歇斯底里地大叫,来控诉自己的遭遇。
星期天,去逛商场的时候,帮妈就围观了一起“孩子与妈妈之间的较量”。一名6岁的小男孩,喜欢上了橱窗里展示的玩具模型,立马指着说道:“妈妈,我想要这个,你快给我买。”但妈妈显然不乐意:“你上星期不是才买过一个吗?买玩具也要有节制。”
孩子一听妈妈拒绝了,坐地上撒泼打滚:“我不管,我就要这个。”很多人都被男孩的叫喊声吸引过来,妈妈见状想拉起孩子离开。男孩却死活不愿意,还边闹边踢打妈妈。于是,妈妈一怒之下留下一句“那你自己在这儿,爱咋咋地吧”甩手而去。男孩被丢下后立马慌了,只好哭着爬起来追妈妈去了。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里娇生惯养长大的,一家四个长辈一对父母天天围着一个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就养成了孩子嚣张跋扈的性格。孩子们觉得什么都该是自己的,任何要求都应该被满足,否则就会大哭大闹,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虽然父母们每次都会试图改正孩子的坏毛病,但显然他们的方法并不正确。就像上文中的妈妈,这类家长最喜欢的就是“火上浇油”,让自己的情绪比孩子更激烈。只是这样一来,情况会更恶化。
而胡可却会用简单的“我知道”3个字,来平息孩子的怒火,让孩子慢慢平静下来。遇到孩子想要买更多的玩具,就回答他“我知道你想要,但之前我们说好了,一个月只能买一次玩具。宝宝是个好孩子对不对,我们要遵守规则。”
简单的“我知道”3个字,不仅能将家长和孩子摆在统一战线,还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是被尊重的。他们就会去思考,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不合理,然后很容易地接受父母的建议。这种温柔的肯定,让孩子的情绪有了一个发泄口,比“火上浇油”的责骂和踢打更有效,也更能让孩子接受。
孩子的情绪失控时,家长们不应该一味地去压制。因为孩子正处于发育的阶段,不管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都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忙疏导,而不是用粗暴的方式制止。这样反而让孩子不敢再发泄自己的愿望,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压抑自卑的性格。
很多时候,孩子哭闹的原因比大人简单,大人们可能是各种压力交织在一起才不开心,而孩子无非就是饿了困了想要的东西没有了,这种原因是最好哄劝的。
每个孩子都很高兴大人能将他们摆在平等的位置,所以只要父母们静下心,多对他们说“我知道”,孩子就会逐渐地理解父母的苦心。然后在日复一日的过程中,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父母讲道理,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