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QQ:114297999 合作电话:4000288880
  • 盱眙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小城盱眙网与您携手共建和谐盱眙、美好盱眙!
查看: 12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人说 | 蔡少芬:中国人喜欢逗孩子的方式,不能忍!

[复制链接]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7 17:1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孩子的世界里,妈妈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孩子的一切。

“妈妈没了”,或者“妈妈不爱我了”,其严重程度相当于天崩地裂。

不仅仅是难过,简直就是绝望。或许那只是你的一句玩笑话,孩子却会当真,会伤心,语言的力量远远比你想象的大。



近日,香港演员蔡少芬带着两个宝贝女儿,汤圆和包子,参加亲子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2》,结果节目第1期,包子就被节目组吓得当场泪奔。

节目录制当天,孩子们被安排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在最喜爱的玩具和代表着妈妈的【妈妈陪伴卡】之间做出选择。



一起参加节目的其他几个孩子,七宝、小鱼儿和伊莱,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妈妈陪伴卡】,而汤包姐妹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玩具。

工作人员看到姐妹俩的选择后,解释说:“如果你选择了陪伴卡,妈妈就可以陪你;如果你选择了玩具,妈妈就不能陪你了。只能选择一个。”

姐妹俩抱着玩具,笑呵呵地仍不改初衷。

于是,工作人员当着姐妹俩的面粉碎了【妈妈陪伴卡】,然后他们告诉姐妹俩,【妈妈陪伴卡】碎了之后,接下来几天妈妈都不能陪伴她们。

听了工作人员的话,姐妹俩都懵了,妹妹怯怯地开口问道:“但是不是,在香港可以,可以找妈妈?”



工作人员再次肯定地强调:“妈妈已经‘碎’掉了。”

妹妹眼里噙着泪水,这时懂事的姐姐在妹妹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然后妹妹不确定的低声说着:“但是,是假的。”

可,工作人员还不死心:“但是你们也选了,是真的。”

“可是因为妈妈都没死……这个是假的……但是我想跟妈妈一起……我真的想……”话没说完,妹妹的眼泪就忍不住地往下流。

被安排看直播的蔡少芬看不下去了,根本顾不上游戏的规则,小跑着赶到拍摄现场,双手紧紧地搂着妹妹,一个劲地安慰:“妈妈没死,妈妈没死,妈妈不会离开你的。妈妈在这里,不用怕!”妈妈的拥抱和亲吻,终于化解了女儿心中的担忧和恐惧。



蔡少芬为女儿们的行为解释:“她们不明白那个重要性。她们觉得陪伴,不需要卡,我都会陪她们啊。”



或许节目组的初衷是想让孩子珍惜妈妈的陪伴,但实际上却对小女孩的心灵造成了伤害。

网友们也一致批判节目组“太过分了”、“干嘛吓唬人家孩子”、“不应该这样问”……

对孩子来说,没有“玩笑话”,他们会信以为真,会恐惧,会没有安全感。

在孩子的世界里,妈妈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孩子的一切。“妈妈没了”,或者“妈妈不爱我了”,其严重程度相当于天崩地裂。不仅仅是难过,简直就是绝望。



1

逗小孩并非一定错,很多人逗小孩也是觉得小孩可爱,想和孩子玩耍。但这“逗”,应以使孩子快乐为目的,只是在中国,逗小孩往往不是这样。

“叫爸爸,压岁钱就是你的了。”

“你是你爸妈捡来的,不信你去问。”

“妈妈生了小弟弟就不爱你了。”

“小胖墩,再胖下去你爸妈就不要了。”

“你尝尝,这酒是甜的。”



中国人普遍喜欢和小孩开玩笑,这玩笑,通常是大人笑得不亦乐乎,孩子却莫名其妙。在很多人眼中,是因为喜欢孩子才会逗他玩,是对于孩子友善的表现。

然而,这“逗”法合适么?小孩真的喜欢这样的“逗”法么?

“逗小孩”,一个“逗”字,掩盖了太多“坏”大人对孩子的残忍。

因为是“逗”,所以孩子就必须承受大人的语言暴力,孩子的难过、窘迫或恐慌都不重要,大人们的欢乐才是主要的。



如果父母制止,就要被人笑话太护着孩子,小题大做。而孩子如果生气就是不禁“逗”,不高兴就是太娇气,反驳就是不懂事。

仿佛,孩子唯有开开心心被“逗”才是懂事的孩子。可是那些“逗小孩”的大人,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其实一点都不“懂事”。

2

逗孩子一下真的不算什么吗?非也!

喜欢“逗”孩子的大人觉得自己并没有恶意,甚至是出于喜爱才去“逗”孩子。真是难以想象,他们当真不知道,这样的“逗”,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吗?

大人觉得这是玩笑,但孩子如果不能理解,就会当真。



荒谬的“逗”让孩子惶恐不安,出尔反尔的“逗”让孩子思维混乱,这些不妥当的“逗”都会让一个孩子感到被欺骗,不被尊重,心灵受到伤害。

孩子幼年时所接触到的对他们一生影响重大。有时,对大人来说,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逗笑;对孩子来说,却可能变成童年挥之不去的阴影。

原本,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用客观理性的言论去守护他们真实、纯真的心灵,而不是把年长当作特权,去消耗孩子的“真”。可还是有那么多大人,反其道而行之!



中国社会重关系、重面子的特点也导致孩子的父母很难站出来制止“逗”的行为。

当熟人摆出一副“我和你孩子亲才逗他,逗是看得起你”的姿态时,碍于面子,孩子的父母往往选择默许甚至附和。

3

当孩子面对逗弄时,父母该如何提供保护和支持?

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是惶恐的,他们尤其需要父母的援助,无端受到戏弄已是莫大委屈,若连最信任的亲人都不能站出来保护自己,孩子该多无助啊?

面对随便“逗”孩子的熟人,与其为了面子眼睁睁看孩子心灵受伤,还不如做个“没意思”的家长,制止恶意玩笑的继续。



这里,分享一个同学超赞的做法,既没有直接反驳,让双方面子上过不去,也及时终止了“逗”孩子带来的伤害:

去年秋天,她生了老二,是个千金。亲戚朋友来探望,其中一个阿姨跟她大儿子开玩笑:“你看你妹妹多可爱啊,以后你要是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爱妹妹了……”刚刚还在开心摆弄玩具的大儿子一下子愣了。

同学马上走过去握着大儿子的手,温和但坚定地说:“听妈妈说,阿姨是和你开玩笑的。

妈妈很爱你,一直都会爱你,有了妹妹也不会减少。妹妹现在还小需要照顾,你帮妈妈一起照顾她,好不好?”她的这番话让儿子释然了。

与此同时,“听妈妈说,阿姨是和你开玩笑的”,让孩子知道要听妈妈说的才算,也侧面暗示了阿姨不要再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这个方法绝大多数时候都好使,但偶尔也会遇到有人不仅不识趣,还理所当然地说:“呵呵,我们以前都是这么“逗”大的,现在的小朋友都不兴开玩笑了么?”



一个妈妈就遇到过这种状况。她带儿子参加同事聚会,一男同事觉得她儿子长得秀气,就逗孩子:“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啊?我猜,你是女孩,对不对?”孩子明明就是男孩,他感觉到了对方提问的虚假,所以不回答。男同事则继续笑着说:“你看你胆子这么小,都不说话,肯定是女孩了。”

妈妈见儿子一脸茫然和委屈,就暗示对方不要跟孩子开这种玩笑,对方却无所谓地说:“小孩子,逗一下有什么嘛,开个玩笑而已。”

她终于忍无可忍,直截了当地告诉对方:“玩笑只有被开玩笑的人觉得好笑,才叫玩笑!请不要和我孩子开这种让他不开心的玩笑!”

并对她儿子说:“宝贝,如果你不喜欢叔叔“逗”你,可以告诉叔叔你不喜欢这样的玩笑!”



坚决的表态,虽然可能得罪对方,却也教会了孩子对讨厌的行为勇敢说“不”。

孩子始终没法活在真空中,总要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遭遇不恰当的逗弄,也不尽是坏事。

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行动引导孩子说出真实感受,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勇敢拒绝别人的“逗”,孩子的内心力量也会慢慢增强,坏事就能变好事。毕竟,说到底,最终能保护孩子的还是孩子自己!



在面子和孩子之间,永远都是孩子更大。

所以,当一些自以为是的大人用过分的玩笑“逗”孩子时,请大声地告诉他们:这种表达“喜爱”的逗,我家孩子消受不起,这种表达“亲密无间”的逗,我消受不起!



请不要随便和小孩子乱开玩笑,如果遇到自以为是的大人用玩笑消遣孩子时,请让他们闭嘴!

这不是幽默,对孩子而言,这种语言的暴力是最残忍的伤害。

它不仅消耗小孩对大人的信任,更会消耗掉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好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4
沙发
发表于 2018-7-18 11:03:06 | 只看该作者
大人只觉得好玩  从来不关心孩子的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