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QQ:114297999 合作电话:4000288880
  • 盱眙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小城盱眙网与您携手共建和谐盱眙、美好盱眙!
查看: 332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马培荣的《都梁史演义》的语言魅力(作者:高玉飞)

[复制链接]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6-9 15:58: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略谈《都梁史演义》的语言魅力       作者:高玉飞

    有人说,人类社会能够建立起如此辉煌的文明,是以语言的信息传递为基础的。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人们有时候也可以借助于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比如文字,它打破了语言交流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我们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虽然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但是,文字是表达语言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我们最为常用的方法,这是得到大众认可的。写文章,撰著作,就是在用文字把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读书,实际上就是在与作者对话。如果作者侃侃而谈,其语言能够吸引你,你就会很想与作者有更多的交谈。如果作者所说的语言没有引起你的兴趣,你也许就会不再想交谈下去。    由盱眙本土草根人士马培荣先生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都梁史演义》一书共40回,42万字,堪称是一部洋洋大作。但是, 在我阅读的过程中,非但没有感到倦乏,反而有一种捧读难舍的感觉。我想,这也许是《都梁史演义》的语言魅力在深深地吸引着我吧。我想,《都梁史演义》不仅在史实性、现实性、创新性和趣味性方面是看点,除了这些以外,这本书的语言魅力也应该是一个看点吧。

一、诗意的语言,把盱眙的风景描写得美不胜收

    在记者采访作者时,作者曾说:“我在写盱眙山水风光的时候,总想用诗的语言来描写她。”我曾读过作者写的一套八本的《马培荣诗词选集》,其中有不少的诗歌是写盱眙山水的,特别是在第四卷《泼墨山水》中,写盱眙风光的诗词更多,有现代诗,也有旧体诗词,写得都很感人。这次,作者在《都梁史演义》中,但凡写到山水风光时,其语言的确比较“华丽、细腻、诗意”。如在第九回“孔安国兴建书院”中,就写道:“但见青山绿水,相依相偎,好一派大好江山!再看此山,座座相连,串若珍珠,沿河排列,蜿蜒如龙。山上松青柏翠,花艳草香,玲珑剔透,犹如翡翠画屏。孔安国不由得随着一步一景,踏上石阶,步步而上,直攀山巅。再回眸望时,看那淮河如带,缥缥缈缈,九天而来,绕青山之侧,碧波荡漾。绿苇水上,山影水中,帆影点点,鸥鸟声声。山侧有绝壁耸立,直达天际;山坡有苍松翠柏,绿树成荫。崖旁凹处石隙之间涌出清泉一股,汨汨清凌,终年不绝,汇成一泓碧波,清澈见底。再向上登十数级台阶,忽见一处平地,背山面淮,视野开阔,宽约十丈,向内直及山根陡壁,向外到达石雕护栏,石栏下便是悬崖百尺;平地长约数十丈,东去接杏园桃园,西去达草圃花圃。在此,南瞻宝积山、斗笠山、募旗山,极目可视淮河自九天西至;北望翠屏山、风坡岭、驰象山,再远可观帆影去沧海天涯。西眺滔滔淮河,如绸如带;茫茫淮滩,芦荻青翠;无边无垠,无终无际。当斜阳西挂,芦海尽染,雾岚轻飘,如幻如梦。”看到此景,孔安国禁不住拍手叫好:“好地方!好地方!真乃风水宝地也!”诚然,不仅是孔安国叫好,换着别人,也会一样叫好的。    还有在第十八回“东坡襄阳游南山”中,写到米芾赴任涟水,从汴京沿汴水南下,一路平川,倍感乏味。而当客船过了泗州,出了汴口,顿时觉得眼前突然一亮:“一溜青山赫然横在眼前,犹如平地凸起、拔地而成,好像是从天上突然掉落此地。莫非是谁撞击衡霍,致使星辰坠落?莫非是天神搬动,哪位仙家负来?莫非是有意在此,期待与我相会?那青山,婀娜多姿、碧翠如玉,恰似一道翠屏遮住佳人羞容,这似隐似现、欲语还羞的模样,似曾相识,又未曾见过。这青山在澄碧的淮水中倒影,更若佳人婷婷、裙裾飘逸、奇秀美灵。这奇、奇得令人叫绝,这秀、秀得使人咏赞,这美、美得叫人心动,这灵、灵得让人惊叹。这是何地?为何有此天下美景,独占日月甄嬛?”难怪米芾想要知道此为何地,不论是谁看到这景色,也一样想要知道的。而且,“正是盱眙都梁山那小家碧玉似的玲珑剔透、青春靓丽、风尘不染、含羞矜持的模样,和那自然天成、未加雕凿、朴实淳厚、刚柔相济的秉性,还有那十座青山蜿蜒相携、一字排列、比肩竞秀、柔媚深情,犹如十个绝色佳丽手挽手地排在面前,温情脉脉地等待你的到来。所以,米芾在第一次无意间邂逅之后,便不由自主地又来了第二次、第三次……”    像这样诗意地描写盱眙风光的段子还很多,例如在“尾声”中,把中秋夜色中的盱城山水、沿淮风光带描写得美不胜收。可以说,这些描写每一处都有不同,但每一处都很有诗意,都很是精彩。

二、细腻的语言,把人物的心理刻画的入木三分

    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历来都是比较难的事情,特别是用寥寥数言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更是一件难事。《都梁史演义》的作者虽然是初次涉足小说,但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却也做出来比较有益的尝试。作者能够站在当时的历史时代,揣摩当事者的心理,所以在描写当事者的心理时,能够比较客观、比较真实、比较可信,故而也比较感人,让人读来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第八回“金屋藏娇梦一场,长门洒泪方为真”中,汉武帝刘彻的皇后陈阿娇面对自己被废黜、母亲被诬陷、两个哥哥被逼致死的现实,心中难过万分,她此时在想什么呢?书中这样写道:陈阿娇心想,“你刘彻当年信誓旦旦,承诺‘金屋藏娇’,如今,誓言在耳,却人是物非。你不宠幸我也罢,你再择新宠也罢,你将我废黜也罢,那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我有怨而无怨,有悔而无悔。可你怎么可以坑害我的两个哥哥呢?他们和你刘彻无怨无仇啊!你又怎么能无中生有侮蔑我的母亲呢?她也是你的亲姑姑啊!我阿娇一直以为自己能识人、识事,想不到却被你刘彻这样的小人给骗了。我把一生的爱都给了你,换来的却是我自掘坟墓、家破人亡!”    接着,作者又通过陈阿娇的心理思量,对历史记载这样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提出质疑。书中这样写道:“阿娇又想:现在,天下是刘彻的天下,文人是刘彻的文人,历史也是刘彻的历史。你刘彻想怎么写,文人就会按照你的意图去写;你想说谁坏,群臣就会按照你的意愿去说谁坏;你想让谁死,就会有人根据你的吩咐去把他给弄死,而且还会让他死得很难看。我陈家原以为我入宫为皇后是天大好事,哪知是惹火烧身、飞蛾扑火。我阿娇怎么对得起陈家列祖列宗,怎能对得起先祖陈婴的一世英名,怎能对得起母亲馆陶、父亲陈午,怎能对得起两位无辜而受牵连的哥哥?如果刘彻授意文吏,将这些诬陷之词写入历史章节,千万年之后,即便火眼金睛,焉能辨其真伪乎?悲哉,悲哉!”这样的质疑是否有道理,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这也是作者比较大胆的袒露思想的尝试。    还有,在第二十四回“李文忠功勋卓著,陈德修清廉有嘉”中,比较真实地再现了“板陈”陈道的心理。陈道身为刑部尚书、二品大员,但他始终记取祖辈格言,以包拯为楷模,勤政为民,廉政律己,忠心为朝,诚挚待人,公心公平,执法如山。书中写道:在陈道看来,“为官,当应勤勉如孺子;为政,当应效力如犬马;为事,当应持恒如精卫;为人,当应洁净如荷莲。所谓一尘不染乃从点滴,若为涂鸦亦在瞬间,身外之物、不义之财,当应目不斜视,自行其道而不予理之。”所以,陈道为官,“清谨奉法,门无私谒,京城人皆称其有‘板陈’之号”。面对官场普遍存在的以权谋私、索贿受贿、官商勾结等丑恶现象,“而陈道却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清风两袖。他认为,己正方能正人,人正方能正事,事正方能正政,政正方能正风,风正方能正世,方能民风民俗正焉。”当有一个富商企图以重金行贿他时,便气得脸青,当即板下面孔,厉声斥责道:“以货饵人,以金饵人,此乃贿赂也!他人似鱼,你可饵之。我陈道乃铁板一块,岂是此礼货金银能饵之人?请拾起这些黄金礼品,走人,省的污我案桌寒室!”体现了一个清官的正气风骨。

三、形象的语言,把情景的描写铺垫的恰如其分

    所谓“情景交融”,就是心情与景致的一致。不同的景致,会给人以的不同心情暗示,影响人的心情;同样的景致,也往往因不同的心情而产生不同的看法。这种情景之间的相关关系,经常作为写作者“借景抒情”或“以情移景”的一种写作手法。在《都梁史演义》中,作者也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写作技巧,用不同的景致作为铺垫,进而描写人物的心情。如在第六回“举义旗陈婴揭竿”中,一开始就描写了陈婴东阳揭竿那年秋天的凄切景象,作者写道:“公元前209年的秋天似乎来的特别早。自入夏以来,就一直阴雨连绵,老天好像怎么也睁不开眼。才进了九月,树叶都黄了、落了,连吹过来的风,也都带着凉意。这人的心情也就和这天一样,没有一丁点儿生气。陈婴站在东阳城头,望着城外朦朦胧胧、杳无边际的旷野,春荒未尽,夏收大灾,这秋粮又是无收,家家点无存粮,乡民生活无望,这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所以,“想到这里,陈婴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打了个寒颤。”这样的描写,渲染了当时灾情的严重与民心的动荡,连续地发生乘胜吴广起义、项梁项羽起义则很是自然的事。同时,也把陈婴心系百姓、关注民生的性格,和得到百姓认可,被东阳百姓尊为“东阳长者”的缘由说了出来。    在第十六回“骆宾王临淮嗟叹,常进士触景赋诗”中,写到常建从长安一路颠沛到盱眙就任,当他到了盱眙码头,弃船登岸,“天色还很暗,离天亮少说还要两三个时辰。常建抬眼望去,只见黝黑黝黑的山影在似暗似明的天穹下,形成一道曲曲弯弯的剪影,天穹上的点点星光,和山上的点点灯光,交织在一起,让你难以分解哪个是星、哪个是灯。月亮紧紧地靠在山上的树旁,似乎也显得有些疲惫,连那本来应该是皎洁如水的月色,也变得模糊不清了。”常建一手提起行李箱,一手拎起包袱和纸伞,下了船,上了岸,看看天亮还早,就准备去找间旅馆休息一会。“当他回过头看着来时的方向,看着那遥远的家乡长安,不由得心头一酸,一种离乡背井的感受便在诗句中流淌了出来:‘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通过景致的铺垫,作者把常建凄切孤独的心情描写得形象逼真。    为了描写战争的残酷,作者在第二十六回“王养正洪州就义”中,描写了巡道王养正坚守建昌城的情景,写道:王养正“站上城头,望着城外,只见城外战场上血流成河、尸垒成堆,硝烟弥漫、令人生畏,散了架的战车歪倒在地,车上斜插着被烧去半边的旗帜,正在燃烧的兵械余火未烬,尚未死去的战马躺在地上抽搐,……养正再看看城内,兵士们一个个精疲力竭,饥寒交迫,斜靠在城墙旁,有的兵士正咬着牙,清洗伤口、包扎残肢,……,于是,王养正不由得心头一酸、眼圈一红,一颗颇大的泪珠溢出眼眶,流上面颊。”是啊,寥寥数笔便把战争的残酷、血腥描写得入木三分,也衬托出守城官员、兵士誓死拼杀的惨烈与顽强,衬托出王养正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    当然,情景的铺垫也不都是凄切与血腥,也有阳光与美丽,例如在第二十回“宝积山岁币浸泪,置榷场边贸通商”中,一开始就描写了宝积山的绮丽风光,作者写道:“宝积山,这座玲珑剔透、色彩斑斓、碧翠如屏的小山,临淮伫立,犹如一个含情脉脉的少女,娇滴滴地对着淮水,梳理着自己乌黑油亮的秀发,端赏着自己美丽娇羞的面容。对面的河滩,芦苇丛生,风吹芦摇,如浪似波。每临傍晚,一轮斜阳缀在西天,万顷荻芦烟波浩淼,轻托起这丹珠一般的落日,诗意便不知不觉地涌出,汇集在千里淮河的波滟之中,挂在远行天涯的风帆之上,任过往舟楫带到海角天涯。”正是这样迷人的风光,吸引了宋代大诗人、大书法家米芾,故而到此便惊呼“此景佳绝”,当即赋诗一首《宝积山落照》,继而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写下十首《都梁风景诗》。

四、诙谐的语言,把文辞的灵动显示得妙趣横生

    《都梁史演义》在文辞上能够引人入胜,其重要的一点,就是适时地运用诙谐的语言,使得文辞灵动,甚至妙趣横生,让读者时而隐笑、时而微叹、时而不由自主地点头称道。作者把时下流行的一些“新词语”也巧妙地“嵌”在文中,增添的文章的灵动感。如在第十八回“东坡襄阳游南山”开篇,就写道:    “是凡高山大川、风景胜地,都有文人墨客之足迹。好像这山川都是为文人墨客而存、风景都是为文人墨客而备;又则,好像这文人墨客都是因山川风景而生、循山川风景而至;且则,好像诗意灵感都由山川风景中萌生,山川风景才堪配诗词书画所咏赞。不然,怎会有那么多文人墨客趋之若鹜、玩水游山呢?自个儿浸沉在这山川风景之中,摇头晃脑、吟诗作赋,自我陶醉。自己醉了不说,还用那诗词书画去醉别人。”且看,一句“自己醉了不说,还用那诗词书画去醉别人”,看到这里我不仅笑了起来,为什么,就是这句话太“俏皮”了。    接着书中又写道:“若以三山五岳谓之‘大家闺秀’,而盱眙都梁则可谓之‘小家碧玉’。大家闺秀固然令人倾伏、心生爱慕,而小家碧玉则更令人神往、怜爱倍生。说这都梁,山不高,但玲珑;水不阔、但剔透;这山水相伴一起,则当然更是玲珑剔透,倍加醉人喽。要不,就连苏东坡、米南宫那样的大家,也屁颠屁颠地一次又一次来到盱眙,是为山水、为景物,是因情意、因缘份,还是见故友、拜新朋,也许都有吧。”又是这里的一句“就连苏东坡、米南宫那样的大家,也屁颠屁颠地一次又一次来到盱眙”,用了“屁颠屁颠”这样的词,确实显得好玩,好像是一帮好友在那里毫无拘束、肆无忌惮地“胡侃”。于是,文章的灵动便在“忍俊不禁”中显现了出来。    书中还引用了当今时下比较时髦的“网络语言”,如在第十五回“兴漕运盱城添彩”中,写道“一条大运河,在隋炀帝时,只是劳民伤财的南巡,沿途动用民力,损害民生,目的竟然只是为了那一株都梁香草、一朵扬州琼花,这只能证明隋炀帝的昏庸。同样还是这条运河,唐太宗登基后,利用运河发展漕运,搞经济,促发展,创造了贞观盛世,这正是证明了唐太宗的英明”。于是,作者写道:“同样的事物,在昏君的手里,和在明君的手里,差别怎么就这样大呢?!”一句“差别怎么就这样大呢”,很有现代气息的流行语言便天衣无缝地“嵌入”到历史演义之中。

五、专业的语言,把相关的知识陈述给广大读者

    《都梁史演义》在叙述盱眙历史,讲述重大历史事件和知名历史人物的过程中,夹带介绍了许多专业的知识,这就使读书不仅是读史,而且还学习了不少的专业知识。如在第一回“下草湾醉猿天下,淮渎滩夷人家园”中,首先就介绍了地球形成以及地质年代的相应知识,还讲述了盱眙的几个特殊的地质年代的遗迹,使读者不仅对盱眙的历史有所了解,还对盱眙的地质也知晓一二。如在河桥龙泉后山山坡上的“飞来石”奇观,原来大家只是觉得好奇,看了本书才知道,其实这是冰川时期的地质遗存,在江苏省仅此一例,可谓珍贵至极。    还有,在第十四回“都梁宫大兴土木,隋运河连通洛扬”中,写到隋炀帝修洛阳“西苑”时广植天下花草,所列举的花草名称就让人目不暇接,写道:“只见苑中奇花异草,应有尽有,有栀枝、芍药,月季、旱莲,春兰、玉兰,香兰、草兰,腊梅、含笑,茉莉、杜鹃,蔷薇、紫薇,紫荆、紫藤,芙蓉、睡莲,山茶、木堇,凌霄、水仙;有桃花、李花、绣球花,梨花、杏花、海棠花,梅花、樱花、迎春花,桂花、合欢、一串红;就说这菊花,也有翠菊、墨菊、金菊、贡菊,金盏菊、金丝菊、长春菊、万寿菊、瓜叶菊、牡丹菊等等;这牡丹,也有红牡丹、黑牡丹,金牡丹、白牡丹,绿牡丹、紫牡丹,粉牡丹、彩牡丹,绣球牡丹、焦骨牡丹等等;还有那半边莲、一品香、二月兰、三角梅、四季桂、五角枫、六月雪、七里香、八段锦、 九重葛、十姊妹、百日红、芊泽花、万年青、满天星等等等等,真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争芳斗艳、芬芳醉人,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这里不仅有各种木本、藤本、草本的花卉,还有从“半、一、二……”、一直到“万”的花草名,既有趣味,确实增长了花草知识。    在第十七回“杨吉老医技如神”中,不只是讲述神医杨介的医技如何如何,著作如何如何,还讲到他到都梁山采摘草药。作者没有简单地讲述,而是把盱眙都梁山上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陈述给读者,书中写道:“杨介经常到都梁山上去采挖药草,这里的天然野生药材多者不计其数,有香草泽兰,山枣、山楂,山参、山药,丹参、苦参、麦冬、半夏、百部、野菊、红花、桅子、枸杞、桔梗、桑椹、当归、杜鹃、杜仲、知母,野马追、夏枯草、半枝莲、一年蓬、两面针、八角枫、马兰头、小茴香、枇杷叶、金钱草、金银花、金樱子、金粟兰、长春花、鱼腥草、益母草、徐长卿、凌霄花、菟丝子、茵陈蒿、猫爪草、仙鹤草、威灵仙、石见穿、石龙芮、白头翁、白蕊草、白茅根、白鲜皮,紫背天葵、鹅不食草、打破碗花、海蚌衔珠、小叶锦鸡、透茎冷水花,等等等等。光植物类药材就有366种,还有蜈蚣、地鳖等动物类药材22种,真是天然的药材宝库”。在这里,一下子就点数了近百种中草药。作者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也把盱眙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介绍给读者,应该说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做法。

六、散文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描写得引人入胜

    文辞隽秀与美妍能激起读者的兴趣,特别是朗朗上口的散文,能让人一读为快、持卷难舍。盱眙有不少散文写作的好手,他们在描写盱眙的绮丽风光,讲述盱眙独特的风土人情,介绍盱眙美丽的湖光山色,让人身临其境,赞不绝口。像张佐香的《亲亲麦子》,韩开春的《虫虫》,杨绵发的《石头开花》,陈绍龙的《悟人子弟》,马培文的《浏览都梁》等等,都是让人喜爱的散文珍品。《都梁史演义》的作者也许在散文写作方面缺乏实践,但是,在小说中也在尝试使用散文式的语言,尽量使得其历史小说也具有散文的风格与灵动,应该说,他的尝试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可喜的成效。    如在第三十三回“汪藕裳笔耕不辍,子虚记宏篇巨著”中,作者对都梁女史、清代著名弹词小说作家汪蕖创作的宏篇巨著《子虚记》大加赞赏,特别是对《子虚记》稿本历时一个多世纪,跨越大半个中国,颠沛流离,浪迹千里,一路坎坷,历尽磨难,在屡历险境,几经劫难后,终是劫后余生,得以回归故里的传奇故事深为赞叹,他写道:“今天,当我们抚摸着厚重如墙的六十四本《子虚记》书稿,看着书稿上那娟秀的字迹、精湛的文笔、灵动的辞藻、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那是枯灯之下的咏叹、幽静之时的深思、于无声处的呐喊、心灵深处的倾诉。说细,则细微如丝;说大,则宏大如天;说清,则清净如水;说香,则馨香如兰。著者汪藕裳,是一袭莲藕的衣裳染透了淮畔南园的荷塘月色,还是一汪清泉的洁净洗涤了都梁南园的美好梦幻?是碧翠玉盘、红润芙蕖,从古旧泛黄的宣纸上凛然出水,还是如莲心思、优雅才情,在散发墨香的端砚里迎风漾波?都梁女史、淮泮才女,那似蹙非蹙的秀眉,笼起一堤柳烟,让泛湖小舟漂入阆苑瑶池;那似笑非笑的神情,漾起一湾朦胧,使如花梦想飞上雾海云端。那流淌在书页里的满腔心血、满纸辛酸、满怀情愫,仿佛一个怀抱琵琶的江南女子,拨动琴弦,款款弹唱,吴语侬腔地泣诉心间的忧愤,那一声一叹都能扣人心弦,那一词一句更能催人泪下。百年之后,我们竟能怀有如此美好的想象,在翻开纸张的时刻,触摸百多年前的风花雪月,亦悲亦喜,亦赞亦叹,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段文字分明就是散文,是感人至深的散文啊。    还有,作者在“尾声”中,描述了中秋月夜的第一山夜景,淮河风光带的迷人秀色,以及在淮水之畔的沉默与遐思,便对历史的过往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情愫,他写道:“盱眙的历史,是巍巍中华鸿篇史册的一个章节,是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一点墨香,是波澜壮阔历史活剧的一幕精彩,是滚滚驶来历史车轮的一串辙痕。盱眙的历史中,有过苦难,也有过屈辱,有过徘徊,也有过心伤,但历史的车轮从来没有停步,历史的风帆总是鼓风破浪,我们的前人已经书写了盱眙历史的凝重、盱眙文化的光芒。现在,我们接过前人手中的画笔,传承盱眙的历史文化,描画盱眙今日的荣耀,书写盱眙明日的辉煌。尽管盱眙还不太富裕,但是,‘儿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贫’,无论怎样,我们都是都梁儿女、都是盱眙人!”这也是散文的语言,把热爱家乡的情感洋溢于字里行间。    在《都梁史演义》结尾时,作者真得写了一篇颇有份量的散文,一篇颂扬家乡的赋文——《登高赋都梁》。可以说,这篇赋文是作者心情的描述,也是盱眙历史的描述,更是《都梁史演义》这本长篇历史小说的完美的结尾!

                                                                                                                   (2015年1月15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
沙发
发表于 2015-6-9 16:23:49 | 只看该作者
是要看看盱眙人写盱眙的书,特别是写盱眙历史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0
板凳
发表于 2015-6-9 16:26:31 | 只看该作者
散文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描写得引人入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地板
发表于 2015-6-27 16:05:04 | 只看该作者
不要问我是谁,我是雷锋派来回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
5#
发表于 2015-7-7 14:08:0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就支持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7
6#
发表于 2015-7-16 10:46:57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