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具还有“活玩具”和“死玩具”之分?的确有,而且早在几个世纪之前的西方,以及100年前的民国,都已经有这样明确的对玩具的分类。和大家通常所理解的不同,那些高科技玩具,能发声、发光,还能跑、能飞,看似是“活玩具”的,其实,是“死玩具”;那些最简单的玩具,譬如皮球、积木,甚至不能被成为玩具的沙土、石子,看起来最为“死玩具”的,恰恰是“活玩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里的“死”和“活”,指的是孩子玩玩具时的动作和反应。玩那些电动玩具的时候,孩子的动作,是僵化的,孩子的思维,是呆滞的,所以,这些玩具,是“死玩具”。而那些诸如皮球积木的玩具,孩子可以拍它、捏她、摆它、塑它,它就会呈现千变万化的形态,此时,孩子的动作,是灵活的,思想,是最富于创意的,所以,这些玩具,是“活玩具”。
科技发展、商业发达的今天,玩具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是,如果按照“死玩具”和“活玩具”的分法,把如今的电动玩具,形象玩具,益智玩具,自然玩具等一一归类。你就会发现,孩子们大多数的玩乐时间,都被“死玩具”掌控了。
孩子小的时候,我总是热衷于给孩子买电动玩具,色彩鲜艳,音乐动听,孩子则是拿过什么就玩什么,但是最感兴趣的还是各种球类。每次玩球的时候,孩子嘴里总是发出欢快的声音,会爬的时候就追逐着球快速的爬,兴奋的口水流了一地;再大些会自己走的时候,就是一跑一颠的去追逐球......相反对于那些我觉得漂亮的,好玩又益智的玩具总是摸摸看看就放一边了。从此我就从这些细节中逐渐发现了一些孩子对于玩具的兴趣,并且不再胡乱的去买玩具。
后来,孩子长大了一些。阿姨经常带着她和小区里的一群好朋友到处跑着玩,我经常看到阿姨特意带着孩子去小区一片专门给孩子们开发的沙地里玩,每次孩子都玩的不亦乐乎。我十分开心,因为我发现自己对玩具和游戏的理解,和阿姨从最朴实的角度出发的行为,实际上是一样的!我也非常赞成阿姨的一句话,“玩具不需要多,同类的一件就够了!”还有阿姨对于孩子每个年龄段的所玩的玩具有所选择,这也是我学习的地方,我经常把所有玩具放在一处,但是阿姨总是选择几件拿出来,其余的都收起来,阿姨说:“太多的玩具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让她不能够专注的玩一个玩具,这样会影响她以后长大在学习上的习惯!还有就是,在什么年龄段选择适合这个阶段的玩具可以训练和引导孩子的各项机能"这些的确都是我不曾想到的,
下面,就分析下集中不同的玩具类型,判别下“生与死”,供大家参考:
死玩具一:电动玩具
包括:机器人、直升飞机、遥控汽车、火车模型等
这类玩具具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征:就是“贵”。正是因为贵,家长总是嘱咐孩子玩的时候要小心,别轻易玩坏了。第二个,就是危险,这些玩具大多是金属、塑料制品,使用电池,会飞会跑,容易伤到人,需要特定场地,专人陪护。最后,就是容易没电,容易损坏。充电半天,能玩半小时,坏了也不好维修。
就是这样的,玩起来小心翼翼,找场地费尽心思,大人陪得辛苦异常,玩一会儿就戛然而止,玩坏了就束之高阁的玩具,居然是玩具店的“主流玩具”。我想主要是因为价格贵,包装大、买的时候觉得送人有面子,玩的时候虚荣炫耀。商家宣传说协调手脑,其实大多数时候是大人在协调手脑,小朋友在旁边看着。
由于玩的条件过于复杂,这些玩具买来之后,很少频繁地玩。往往是刚买的时候新鲜几天,后来就郑重其事地收在箱子里了。这类电动玩具,其实是玩具性价比最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