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QQ:114297999 合作电话:4000288880
  • 盱眙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小城盱眙网与您携手共建和谐盱眙、美好盱眙!
查看: 15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男孩需不需要阳刚教育?

[复制链接]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3 13:4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杭州的一所学校斥巨资建造了专业级的攀岩墙,还请来专业的教练来给学生上课。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男孩太文弱了,要给他们开阳刚课程补钙。近些年,“男孩危机”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男孩大衰退”、“男孩已处于‘全面落后状态’”、“男孩女性化日趋严重”等文章连续出现在媒体上,很多学者和学校认为需要对男孩进行有针对性的“阳刚教育”,这真的能“拯救男孩”吗?
要点速读
1“阳刚之气”并不是男性的自然状态,而是会随着历史文化氛围的变化而变化。 2通过倾斜性政策多招男老师不意味着一定会“拯救男孩”,而且会制造新的不公平。 3“男孩危机”归根结底是“教育危机”,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责任是件好事,但不应该只针对男孩,女孩同样需要。
这些年,对男孩进行“阳刚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其实不只是杭州的这所学校,近些年很多学校都推出了针对男生的“阳刚教育”课程。学校的意图简单直接,“拯救处于危机中的男孩们”。
那所谓的“男孩危机”指的到底是什么?2016年,中新网的一篇报道写出了很多人的担心:“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男孩已经让女孩全面超越,‘阴盛阳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一些男孩‘娘娘腔’,衣着打扮趋向女性化,外形柔美,更让社会重视男孩阳刚之气不足的问题,并引发担忧。”
人们对于“男孩危机”的理解就是所谓的“男孩没男孩样子”,也就是“阳刚之气不足”
人们对于“男孩危机”的理解就是所谓的“男孩没男孩样子”,也就是“阳刚之气不足”
“男孩危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1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出版《拯救男孩》一书,就曾激起了针对“男孩危机”的广泛讨论。
不过在当时,“拯救男孩”更多是停留在学者研究和媒体讨论上。到了近几年,各地以“阳刚教育”为名,开始了更多地行动。
“男孩班”、“父子课堂”这些目的在于培养男孩男性气质的“阳刚教育”行动纷纷出现。福建省更是在2015年推出政策,只针对男生招收500名免费师范生。除福建以外,江苏、广西、四川、湖南、河南等地,也有类似的政策。不过,也有声音认为,只招男生的政策涉嫌性别歧视。

2016年12月7日,国内首本男生性别教材《小小男子汉》在上海发布,又激起了一波有关性别教育的讨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表示,男孩危机出现的原因包括当前女生越来越强势、教育中父亲缺位以及日韩文娱影响。她对一些学校旨在培养男孩阳刚之气的措施表示支持,并指出“有责任感、有担当”也是阳刚男子汉的表现。
“男性必须阳刚,女性必须温柔”,这说法没道理

在很多人看来,“男性阳刚、女性温柔”是天经地义的,现在“男孩越来越阴柔”,需要进行“阳刚教育”。其实,这种天经地义的观点是存在问题的。
认为男性必须阳刚是受到“性角色理论”的影响,这一理论强调人们对男女性别的期望,比如男性阳刚,女性温柔,而作为男人或女人就要扮演这些角色。由于性角色是将性别气质与其生理性别相结合,固化为单一不变的气质,即“阳刚”或“温柔”,其实在学术界已经遭到了摒弃。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康奈尔曾著有《男性气质》一书。在书中,康奈尔将“男性气质”划分为四种,分别是支配性、从属性、共谋性、边缘性。
随着解剖学、脑科学和社会性别学说等的进展,以及半个世纪以来的学术和政治辩论,“性角色理论”已逐渐失去了影响力,以康奈尔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在西方理论界已成为主流。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和性别平等运动家瑞文·康奈尔
澳大利亚社会学家和性别平等运动家瑞文·康奈尔
所谓的“阳刚”其实就是“支配性男子气质”。然而,“阳刚之气”并不是男性的自然状态,而是会随着历史文化氛围的变化而变化。盖尔·比得曼在著作《用种族和“文明”重塑男人身份》指出了当代所使用的支配性男性气质的来源和特点。1860年代中产阶层的理想男性身体是消瘦结实,而到了1890年代变成了有强健肌肉,这一主宰当时西方的新的支配性男性气质随着西方殖民势力扩张而传播到其他国家,彼时被蔑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也受其影响。(重木,《“男孩危机”:男权的旧日怀旧幽灵》)
学生技能和身体素质下降是应试教育的负面后果之一
学生技能和身体素质下降是应试教育的负面后果之一
在夫为妻纲、男主女从的传统社会,劳动分工和性别秩序分明,男性是家庭的顶梁柱,其职责是提供经济赡养和保护家人安全,女性则主要承担相夫教子、侍奉公婆的家内事务,因此,勇敢、刚强、独立、坚毅等品性为男子所必备,女性则被要求温良、贤淑和柔顺。
随着女性越来越多地走向社会,和男子一样在公共领域拼搏、奋进,男子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家务劳动和子女抚育,并被证明他们同样具有抚育性和关怀天性。加上信息社会、和平时代对强悍、勇猛气质的期待弱化,纤弱、柔顺也不再是社会所青睐的女性特质。(徐安琪,《男孩危机: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
还有学者提出“男子汉的培养只有从小重视,阳刚作为男士的成功要素才会在职场上光芒四射”。在这里,“阳刚”气质已经作为男孩获得成功的关键素质。可是,这一观点既忽视了现实存在的其他男性气概类型,也忽视了成功所需要的细腻、耐心等必要素质。
倾斜性招收更多男教师,会制造新的不公平

针对男孩“阴柔化”现象,有学者和教育部分提出了“拯救男教师”计划。措施之一就是前文说到的“只针对男生的免费师范生”计划。尽管通过榜样教学,对儿童行为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政策同样值得商榷。
首先,“教师队伍中的女性比例远高于男性”这一说法并不十分准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权威资料表明,2008年仅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小学教师中的女性过半,分别为98.1%、72.5%和56.4%,普通初中和职业学校的女教师分别只占48.2%和42.4%,普通高中和高校更只有46.1%和45.6%的女教师。
并非是女性“霸”着教师职位扼杀男孩的天性和优势
并非是女性“霸”着教师职位扼杀男孩的天性和优势
并且,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小学教师中女性较多,是因为这些工作繁琐辛劳,职业声望和待遇又低,很多男性不会选择这样的工作。
其次,多招男教师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拯救男孩”。将男教师的生理性别与“支配性男性气质”相联系,一方面忽视了男性中也有多种气概类型,另一方面也忽视女教师中也不乏性格刚强者,她们同样可以传递“阳刚”气质。同时,倾斜性的招收男教师也容易形成新的性别不公。更重要的是,决定教师教育效果的不是教师的性别,而是教师是否具有科学的性别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所以说,与其增加男教师数量,不如加强对教师的性别意识教育的培养。
“男孩危机”,归根结底是“教育危机”

其实,男女的许多差异并不源于一个基因,而是许多基因的相互作用,且各种器官的可塑性很强。男女孩的大多数差异并非“天生”的而是在成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习、模仿,尤其是被传统的性别规范所建构和塑就的。
所以,建立在生理性别差异上的“因性教育”并非真正的“适性发展”,真正的“因性施教”绝不是单一性别教育,而是“双性化”的性别教育。

20世纪80年代末,“双性化教育”这一家庭教育新理念在美国开始流行。中国台湾地区对中学三年级的学生明确要求:“学习双性化(刚柔并济)的性别角色,并应用于家庭、学校与职场”。
所以说,对男孩进行“阳刚教育”并没有必要,但学校和家长口中的“男孩危机”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其实,“男孩危机”,也不完全出现在男孩身上,说到底是“教育危机”。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包括学生教材、教学方法、考试制度、教育考核和评价制度等存在一系列的弊病,制约和束缚着学生的心智发展、身体素质、人格养成、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严格说,是教育危机导致人的危机,即“男女孩危机”。
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应该培养学生考试之外的能力和气质是件好事,但不应该只针对男孩,女孩同样需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