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先取决于语言。”语言作为人类生存和交流的必备工具,在孩子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那么,作为孩子第一任语文教师的父母们,应该如何抓住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7年?
1、新生儿:孩子还不会说?但也别忘了和孩子“聊聊天”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鲍勃·麦克默里曾说过:“很多时候,孩子学习说话的过程是父母注意不到的。然而,孩子恰恰是借助这些不被察觉的学习过程中的日积月累,才产生了令父母惊讶的必然结果。”
新生儿出生后的一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睡眠及半睡眠状态。很多父母认为,刚出生的婴儿根本不了解语言。因此,在他们看来,只要把孩子照顾好就可以了,和孩子说不说话也没有什么意义。
其实,科学研究证明,婴儿的脑细胞是由生长环境中所见、所闻、所得的各种刺激来刻画重要印象的,婴儿脑细胞恰恰是因为获得了这些刺激才能够成长。虽然作为看护者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但是这种刺激会对婴儿的脑细胞产生惊人的影响。
而且对于新生儿来说,已经具备了与成人对话的能力,虽说他们还不能像成人一样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已经懂得用不同的表情和简单的发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婴儿在高兴的时候发出咯咯的笑声,而在他们不高兴的时候,又会发出愤怒的哭声或喊声的原因所在。
正确做法:
面对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父母应该为其营造一种丰富而温馨的语言环境,并根据孩子的不同需要和他们“聊聊天”,这样才能培育出语言能力优秀的孩子。
2.6~9个月:咿咿呀呀,宝宝说话的前奏
宝宝从出生后一个半月起,就会经常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演变之后就是他们咿咿呀呀学语了。牙牙学语从宝宝出生后2~3个月开始,在6~9个月时达到鼎盛,说话的长度也在增加。可以说,宝宝出生6~9个月时,牙牙学语就是他们的头门功课。
一般来说,宝宝第一次咿呀学语和说第一个词之间的间隔大概是2~5个月,也就是说,一旦宝宝开始咿呀学语,那么离他开口说话的时间就不远了。
这种时候,父母要一边微笑一边重复孩子的声音,与此同时,也可以教给孩子“爸爸”“妈妈”之类的词,让他们跟着重复。即使开始孩子不会重复,父母也要回以赞赏和鼓励。
虽说宝宝尚且不会说话,但是他正在进行语言储备,而且这样的一唱一和总会在无形中对他们学语起到强化作用,使宝宝从没有意义的咿呀学语过渡到有意义的说话。当宝宝语言积累多了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说了。
3、9~12个月:重复和模仿,拉开语言能力发展的序幕
在孩子学说话的阶段,一天到晚,就像一台录音机一样,你说什么,他就重复什么。你问话,他也不回答,只会重复。相信很多孩子都有过这种行为,也相信,很多父母往往会把它看做是孩子淘气的一种表现。其实,在我看来,孩子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与模仿,恰恰是他们最重要的一种学习语言的方式。
等宝宝9个月大时,开始渐渐模仿别人的声音了,这才是学语言的开始。这种时候,家长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带着充满爱意的关怀与宝宝讲讲话,而且还要让宝宝近距离地观察你的口形,以便模仿发音。
比如,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家长要让宝宝面对着你的脸,让他们通过视觉模仿你嘴唇的动作;另一方面,家长也要注意自己发出的语音,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做到亲切温和就可以。这样,孩子通过家长的口形变化和发音示范,反复多次,就能慢慢模仿发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