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屏都是“巨婴”的《中国式相亲》刚播出就火了,本来冲着金星看节目的很多年轻父母却纷纷表示,被“巨婴渣”男嘉宾们和奇葩老家长们刷新了三观。一时间,如何避免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巨婴”,成了值得妈妈们的了解的。
一、“中国式巨婴”是怎样炼成的?
1.特征:依赖、自私、“妈宝男”
武志红先生的最新力作《巨婴国》这样解释到:依赖、自私、脾气大,而当婴儿成长为成人,心理状态却还处在母婴共生 、全能自恋、偏执分裂状态下时,就被江湖人称“巨婴”、“妈宝男”。
2.起源:“泛滥成灾”的母爱
每一个“巨婴”背后,都是“母爱泛滥”的结果。毫无疑问,每个父母都爱孩子,然而就是这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让孩子从小到大,一次又一次,被妈妈充满母爱的刀,雕刻成后来脆弱、依赖、没担当、没主见的模样。母爱如天,一切包办,“控制型父母+没限度的娇养=一个一辈子无法断奶的巨婴”。
二、反思,自己有没有在培养“巨婴”?
“我不允许孩子离开自己,一旦离开,就会茶饭不思,这算不算共生心理?”
“宝宝总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什么事情都要我们听他的,稍不顺心就脾气暴躁,以后一直这样全能自恋可咋整?”
“孩子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每次成绩稍微差一点就沮丧灰心,长此以往,我该如何守护他偏执而脆弱的性格?”
不妨仔细回想,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和这些妈妈有着同样的问题。如果有,从现在开始,不妨去检讨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认真想想你在把孩子往哪个方向培养,认真想想,无形中,是否就把孩子往“巨婴”路上推了。
三、放心,放手,放下姿态,不让孩子成“巨婴”!
孩子的成长就像大树的长成。一圈一圈的年轮,都是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其需要面对的问题、学习的内容、经历的体验。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不会让孩子沦为“巨婴”?
1.放心:养孩子不用形影相随
上帝给我们一个任务,让我们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孩子像蜗牛一样晃晃悠悠,且走且成长。我们需要付出的,是爱与陪伴,但是指引并非形影相随,教育并非代替他行走,我们不必完全奉献自我,更无需寸步不离。相较于影子般的伴随,成为彼此病态的共同体,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懂界限、知进退、不急不躁、学会放手的母亲。
他需要时,扮演好一个母亲的角色,以身作则,让孩子在你身边学会为人、处事;他独立时,温柔地放手,得体的退出,天高任鸟飞,只要让他知道你爱他。
总之,育儿这场仗,太过紧张,你就输了。
2.放手:孩子的智慧在他自己的手上
“巨婴”的诞生离不开父母的溺爱,很多家长抱怨带娃真累,实则是剥夺了孩子的独立能力,无意中就把孩子培养成了“巨婴”。
人们总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却很少人意识到,身为父母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大肆泼墨,而恰恰是该给孩子多一些留白,让他们自由发挥。这人生的留白里,没有你的思想、你的意志、你的过分干预,却又在不经意间让孩子知道怎样和自己相处、和别人相处、和自然相处,让我们的孩子带着爱,更加从容的长大、成人。我们常说对孩子是永远放不开的爱和牵挂,但其实“最好的疼爱,是手放开”。
3.放下姿态,育儿先育己
为人父母者,最爱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固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陈旧理念,觉得自己是从小长大一路过来的,教育孩子决不成问题。
实则不然。
孩子是新生,你这个妈妈角色又何尝不是?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步,是你也在不断成长。请告诉自己: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终目的是让孩子独立成长,坚强的面对未来的风雨,而不是留在我们身边,当一个永远断不了奶的“巨婴”。
最后借纪伯伦《先知》里的话送给大家:“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