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在19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本杰明·迪斯雷利的小说《年轻的公爵》中,有一处对赛马比赛的精彩描写。比赛刚开始,两匹夺冠声最高的马一路领先。不料在最后关头,一匹不起眼的黑马忽然从后面奋力追赶上来,风驰电掣般地把那两匹马甩在后面,率先抵达终点。从此,黑马一词不胫而走,用来比喻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每年的中高考,就有太多这样的黑马。平时可能并不显山露水,但在考试中却脱颖而出。
至于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成为黑马的学生更为常见。
如果我们没有成为学霸,那么成为那个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的黑马,是许多学生的愿望。
一般来讲,如果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成为黑马的可能会更大。
02
一是做事有计划。
计划性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举个例子说,在学校我们有作息时间表,这就是计划性。
在学校,什么时候上什么课,课程内容是什么,都是规定好了的。
可以想象,如果学校没有作息时间表,学生想在教室就在教室,想去操场就去操场,老师想上课就去上课,想休息就休息,教育教学不可能搞好。
我们个人的时间也是如此,需要做出明确的规划,如果做什么总是处于随机状态,学习效率一定上不去。
没有计划的努力就是瞎忙,每一个成绩好的学生,都有一份自己的时间表。
03
二是基础扎实。
以高考为例,试卷中题目难度比例(易:中:难)一般是5:3:2或3:5:2。
也就是说,就算是你难题一道不会,只要保证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目都做对,也能取得80%的成绩。
在满分750分的高考中,你只要取得80%的分数就是600分,会超过一本线80-100分,足以让你考上一所不错的学校。
所以,打牢知识基础至关重要。
而且,如果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也有助于难题的理解。
换言之,只要你基础足够扎实,成绩就不会差。
04
三是做题的准确率高。
很多时候考得不好,不是因为难题不会做,而是会做的题没得分。
一般来讲,只要你会做的题都做对了,得分就不会低。
数学最后那道大题,不会做也没有关系。
理综最后那道大题,不会做也没有关系。
作文减掉几分,还是没有关系。
750分减掉50分,还剩700,这700分能拿到手,你就可以目空一切。
有人做过统计,只要得分率超过93%,基本上就可以上清北线。
没有人能把所有的题目都做对,我们在考场上需要做的,是把会的题目都做对。
在知识量已经定型的情况下,增加做题的准确率,是成功的法宝。
最终决定你分数和名次的,其实并不是那道你不会的大题,而是你会做却没有拿到分的小题。
05
四是良好的心态。
我们都知道“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每年的中考和高考,都有一些“种子选手”发挥失常,就是“瓦伦达效应”在作怪,他们对考试抱的希望太大,身上承受的压力也太大,最终对考试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至于发挥失常。
而一些“没心没肺”的孩子,把考试没当回事,反倒最有可能发挥出最好水平。
所以,在考试之前调整心态特别重要。
06
五是努力和坚持。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匹黑马,是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的李坚柔。
当时,主项是长距离的她并不是夺冠热门,决赛枪响之后,她也只是排在了四名选手的最后一位。
当时,人们基本上已经知道,夺冠无望。
但过了两个弯角后,戏剧性的一刻开始了,争抢位置的意大利名将和英国名将突然摔倒,而这个意外也影响到了在前面的韩国名将朴升智,她踉跄几下后也跟着摔倒!
此时,跑在最后面的李坚柔变成了第一!
之后,比赛变成了她一个人的表演,最终顺利夺冠。
不可否认,李坚柔的那次夺冠有相当大的运气的成分。
但如果她中间放弃呢?恐怕来了机会也抓不住。
李坚柔的金牌像是“捡”来的,但她取得了决赛资格,并且坚持到了最后,才有了这样的幸运。
幸福不会从天降,你付出得越多,收获的可能性越大。
07
特别喜欢一句话: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不到最后一刻,每个人都有机会。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努力提高自己,默默积累实力。
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咬牙坚持到最后,说不定,我们也能成为那匹后来居上的黑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