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个月前竖抱对脊椎不好?
抱娃不必太纠结,什么时候能竖抱,关键是抱姿要正确。
4 个月以下的宝宝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全,无法控制主自己的头部,如果要竖直姿势抱娃,父母做好头部和颈部的托稳支撑即可。
姿势正确,自己和宝宝都感到舒适自在,就没有问题。
想想,能趴在爸爸/妈妈肩膀上看见更大的世界多开心,谁愿意天天瞅天花板呢。
6 个月左右长牙才正常?
一般情况下,第一颗乳牙会在宝宝 6 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萌出,到两岁半左右乳牙可以出齐。
但牙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宝宝牙齿萌发只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早长晚长都没什么大的区别,你看过哪个天生没牙么?对不对~
乳牙核心部分是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搭建完成了的,到了该出的时候自然会出,和缺不缺钙没啥关系。
如果宝宝已经过了一岁半,还没有长牙的迹象,建议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抬头坐爬站走,必须按照时间走?
「三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基本符合宝宝发育规律,但每个娃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抬头、翻身、爬、走的时间肯定不会是一模一样。
以绝对的时间点来判断宝宝发育是否迟缓,太武断。而且,宝宝发育也和很多环境因素相关:
冬天北方有暖气家庭的娃,学习翻身爬行可能就比南方没暖家庭的快(因为穿的少);
而身材偏胖的娃的小运动能力,可能就比相对精瘦宝宝要稍微弱一些(因为体格大)。
妈妈们要做的,其实就是陪在宝贝身边,帮助他,引导他,相信他。
如果宝宝但某项发育指标延迟 2 - 3 个月以上或同时出现两个领域以上的发育落后现象,建议去医院就医排查。
6 个月才能加辅食?
宝宝添加辅食,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时间点。
WHO 建议: 健康足月出生的宝宝:满 6 个月为引入辅食的最佳时间; 部分发育较快的宝宝: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辅食,但不能早于 4 个月,最迟不能到 8 个月。
如果宝宝已经满 4 个月,可以接受勺子喂东西,不会挺舌头拒绝,就可以尝试在喂奶之后加点儿辅食了。
不过提醒大家,不能再早了!不然会影响宝宝母乳 / 配方奶的摄入,还会影响宝宝的发育。
1 岁以后才能吃鸡蛋?
过去出于对食物过敏的担心,专家是建议等到 1 岁后才让宝宝吃鸡蛋。但在 2008 年美国儿科学会就撤销了这类建议,认为推迟让宝宝接触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没有科学依据。
一般而言,宝宝 4~6 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时,先添加富含铁的食物(比如高铁米粉和肉泥),然后就可以吃鸡蛋了。
推荐,先尝试给宝宝吃蛋黄,如果对蛋黄适应了,再尝试蛋白。
但是需要注意,如果宝宝已经出现过过敏反应,比如皮疹、喘息等,在第一次吃鸡蛋前最好还是先咨询儿科医生的建议。
1 岁还不会说话是语言迟缓?
有一句话叫做,贵人语迟,这句话只对了一半。
宝宝说话晚,或比起同龄宝宝语言落后,有三方面原因:
1. 个体差异,宝宝的开口早晚和语言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延迟的时间只要在 6 个月以内,问题并不大;
2. 先天性疾病(如自闭症,舌系带过短),真的出现了语言发展迟缓,首先需要排除了宝宝发育问题;
3. 学习和交流太少,家长没有花足够的时间与宝宝语言互动,或是给宝宝自主表达的机会较少。
总体来说,说话晚只要排除了疾病原因就不用太担心,更多对需要爸妈对引导和耐心。
生长曲线慢 = 营养不良?
很多父母在使用生长曲线这个小工具的时候,有些过分关注「生长曲线表」的情况。觉得孩子哪个时间段没长肉没长高没达标,就会很焦虑。
其实宝宝每个阶段的发育速度都是不一样的,发育曲线不能只看一个时间点或者一小段时间,要看整体一个情况,稍微有些偏差也是很正常的。
只要宝宝健康,总体曲线没问题,都不用过于纠结。
如果生长曲线偏离原来的位置,出现大起大落;生长曲线低于 3%,或高于 97%,就该考虑宝宝是否有隐藏的健康问题,或者喂养不当。
2 岁之后才能训练如厕?
我们不建议提前给孩子把屎把尿,一般说来,推荐 2 岁的孩子进行如厕训练。
但能不能提前或延后,也是要看每个孩子的不同。如果孩子有以下表现:对马桶感兴趣、能主动表示上厕所(或能明显看出上厕所的信号),就可以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厕训练是一个长期又有可能反复的过程,并不是说会上厕所了就告别纸尿裤了。
宝宝完全会控制自己的排便排尿,差不多是 4 岁到 4 岁半的样子,中间如果宝宝尿裤子尿床,千万不要给宝宝压力,顺其自然最好。
3 岁前分床没安全感?
3 岁分床的这个年龄,是建议需要分床的年龄。3 岁前提前分床,不管对于宝宝还是大人都是有利的。
对小婴儿而言,和父母同床虽然照看起来方便,但会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建议新生儿同房不同床,有只在喂奶或安抚时才把孩子抱到大人床上,要睡觉时就放回他的小床。当宝宝逐渐长大开始逐渐注意到男女差别,如果还继续和爸妈一起睡,可能会影响性认知发展。
分床后,宝宝睡的好,你也睡得好,还可以重拾夫妻关系。
要是怕宝宝晚上踢被子,一个合适的睡袋足矣。
3 岁前不能上幼儿园?
每年这个时候,又是妈妈们纠结宝宝「入园年龄」的问题,太早会生病会受欺负?太晚宝宝习惯不好养成?
其实,宝宝适不适合入园,年龄不是唯一判断标准,早入园和晚入园都有各自的利弊。
如果宝宝表达能力、自理能力都不错,也有强烈的社交需求,早入园也没什么不好。
主要注意的是,不管何时入园,都要让妈妈和宝宝一起顺利度过分离焦虑,让宝宝知道虽然不能陪着你,妈妈还是一样爱你,才是最重要的。什么生长曲线、辅食添加标准、各种发育指标,其实仅仅是一个范围内的指标,为的是给到咱们参考和建议,纯粹对地照书和各种标准来养娃,啥都要达标,娃和妈都太累!
放宽心,只要宝宝精神好身体好开开心心就行,不是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