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网传8月26日南京市政府要举行限牌方案听证会,一度引起恐慌。经多个权威部门辟谣后,还是有人想问,南京到底会不会突然限牌?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囯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立法发展研究所所长,江苏省人大法制委原副主任委员、法工委原副主任刘克希日前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限牌在南京、在江苏绝对不可能!” 探访: 仍有4S店在打“限牌”广告 前段时间,限牌传言四起,8月22日现代快报曾做了一个整版的报道进行辟谣。 8月25日,现代快报记者再次来到大明路,探访了几家4S店,发现把“限牌”当卖点的现象仍存在。在北京现代万帮店,店方依旧把7月26日媒体关于新版《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中将进行限牌等政策研究的报道,张贴在店内显眼位置,并配上宣传标语当做广告使用。 福联4S店关于“限牌”的广告横幅已经撤换 尽管限牌已被辟谣,但部分选车的消费者仍对限牌深信不疑。市民刘先生认为,“限牌”不会是空穴来风,今后肯定要学北京那样限牌。市民张先生表示,“被辟谣的是开听证会,不是限牌,南京早晚还是会限的”。 再次辟谣: 江苏立法堵死“一夜限牌”可能性 2014 年杭州“半夜鸡叫”,突然限牌,引发公众质疑和恐慌。当时南京限牌的传言传得特别厉害。刘克希在第一时间通过现代快报来辟谣,明确南京绝对不可能像杭州那样突然限牌,即使限牌也不可能“半夜鸡叫”。 此次他再次强调了这个观点,因为江苏的地方性法规,堵死了突然限牌的可能性,包括南京在内的江苏任何一个城市都不会出现“一夜限牌”。 根据《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第45条第二款,采取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措施,应当公开征求公众的意见,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并在实施三十日以前向社会公告。“如果限牌,首先要经过三大程序,这一套走下来,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 分析: 可行性研究不等于决策 这次传言缘起于7月25日公示的《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其中提到,做好拥堵收费、限牌、限号、尾号限行等调控政策的可行性与预案研究。 “可行性研究不等于政府决策。”对此,刘克希专门询问了市政府相关领导,得到的回复是:这只是研究部门做的一个设想,跟政府决策不是一个概念;到目前为止,南京市委市政府从没研究过限牌,也没限牌想法;在解决交通拥堵方面,南京主要做法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工具,重点发展轨道交通。 刘克希认为,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久,南京也不会限牌。“立法法规定的‘不得减损权利’和江苏省地方性法规规定的‘三大公开程序’,是全省所有市、县人民政府不可逾越的红线。除非全国人大、江苏省人大把这些法律、法规都修改了,否则个别机构意图通过限牌、拍卖车牌获利,已经绝对行不通。而短期内修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刘克希还指出,政府限牌必须提前30天公告,这意味着市民将有30天的时间自由买车上牌。“30 天内,市民把可买可不买的车都买了,可能将30年要买的车都买了,最后原本不拥堵的地方也变得拥堵不堪,局面将不堪设想!” 立法法修改后,各地未再出台“限牌令” 刘克希认为,无论是南京还是省内其他城市突然宣布限牌,都是违法的。“没经过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没经过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任何政府都是无权决定限牌、无权公布限牌的。即使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同意限牌,也不可能今天公布、明天限牌,必须提前30天公告。” 立法法修改后,全国其他城市要限牌更是有困难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刘克希表示,限制买车或上牌,属于“减损权利”行为,没法律法规依据,已在法律明令禁止之列。在立法法修改后,各地没再没出台限牌措施。 呼吁: 追究、处罚、打击限牌谣言制造者 限牌谣言为何几乎每年都有?不少人认为没有处罚或者处罚太轻所致。刘克希建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当追究、处罚、打击谣言制造者。 刘克希透露,此前,一位正厅级官员因担心限牌,买了车,结果买后几乎没用,他几次都说,早知道不限牌,真没必要早买。他建议,市民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济条件,合理安排买车时间,不必因为担心限牌而提前购买。 观点: 拍卖车牌不合法 目前已经实行限牌的城市中,有的采取的是竞拍车牌的做法,谁出价高,车牌就归谁,一块铁皮值数万、乃至数十万。 刘克希直言,“这没依据,不合法”,竞拍车牌看起来是平等的,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不能先买的可以无偿获得车牌,后买的必须有偿竞拍。 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不得收费。”刘克希表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都无权决定拍卖车牌收费,因为有偿竞拍车牌没有法律依据,违反行政许可法。 |
重庆的吴女士称自己有低血糖,必须吃早饭,上周二因为起晚了,买
有一些穿帮镜头实在是让大家苦笑不得,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搞
去年韩国通过了关于“游戏代练惩罚”的相关法案,截至今日韩媒IN
6 月 16 日,南京市民夏先生报警称自己一块价值五万元的手表遗失
近日,民警为快递员开“恶意投诉”证明的事件让众人目光再次聚焦